环模与压辊选择
环模是制粒机的重要零部件。它对制粒的电耗、产量、质量均有直接的影响。在选择环模时关键是要选择适宜的模孔及其模孔的粗糙度。当新的环模投入运转时,检查制粒机的生产能力和颗粒的质量。如果既不能达到标准,其它操作指标又不正常,则表明所选用的环模与生产的产品不相配。
一旦发生这种情况,就应重新衡量环模的规格或产品的配方。仅一只环模不可能适用于所有的产品,使其既能达到高生产能力,又能达到优良产品。
生产能力和产品质量,在很大程度上均受到环模设计的影响。除环模的厚度以外,选用时还要考虑挤压孔的规格,如:进口锥孔、锥孔深度、锥度挤压孔的长度、出口锥孔的角度及深度等,他们都必须适用于要制粒的特定的原因。
补充水分和热气(蒸汽),可使大部分饲料增加韧性,或易于粘结,在适用较薄的环模时,可以提高产量。对于给定的环模,饲料粒子越小,则颗粒硬度越大。注意:确保所选用的环模适用于制粒的饲料。
B、环模的使用参数
制粒机的主要工作部件为压模、压辊,有平模制粒机于环模制粒机二种。常见模孔型式有直形孔、阶梯形孔、外锥形孔和内锥形孔。
不论是平模式还是环模式制粒机,其压(环)模和压辊都是重要的工作部件和易损零件。
1、模厚度:模厚决定于物料特性和模孔孔径,压制不同的饲料需要采用相应的佳长(深)径比,以获得高质颗粒。
2、模孔形式:直形孔和阶梯形孔适于加工配合饲料,外锥形孔宜于加工脱脂糠、椰子棕榈粕等高纤维的饲料;内锥形孔适宜加工牧草粉类体积大的饲料。
压模工作表面的开孔率的大小,对压粒机的生产有很大的影响。在考虑压模有足够强度的条件下,尽量提高开孔率,环模模孔的排布如图所示;也有按等边三角形布孔,此时,相邻三孔的中心距相等。
模孔的形状除前面提及的形式外,进料孔口的大小及结构形状对环模有很大影响。进料孔口直径应大于孔径,这样有利于物料进入模孔并减少入孔阻力,进料口面积与模孔横截面积之比称为压缩率。小模孔压缩率可以小些,大模孔压缩率可大些。进料孔口有3种形状:直孔口、锥孔口和曲线孔口。前苏联学者研究指出,以曲线孔口为优,锥孔口次之,直孔口差。试验表明,用曲线孔口可降电耗26%,提高生产率11.2%。压模材料国外一般用铬镍合金钢(相当于我国1Crl3、2Crl3不锈钢)整体锻打或滚压加工而成。经车削后钻孔,钻的孔要合格证孔距相等和高的开孔率。模孔是由专用机订加工,钻孔后再进行光整处理,然后粗加工端面。经加工后再进行氮化热处理,表面硬度达肖氏700-800。再粗研孔内壁达到要求的粗糙度Ra1.6。后精加工端面。
压辊是用来向压模挤压物料并从模孔挤出成形。为防止“打滑”和增加攫取力,压辊表面采取增加摩擦力耐磨的措施:通常采用在辊面上按压辊轴向拉丝。鉴于压辊与压模的直径比约为0.4:1,两者线速度基本相等,压辊的磨损率比压模高2.5倍,故压辊的硬度应高于压模,所以压辊的一般采用合金钢制造。现也有用碳化钨焊辊面,既增加了摩擦因数,又增加耐磨性。据资料介绍,其使用寿命比拉丝辊面高3倍,国外模辊耗量为1:1,模辊要同时更换;如模辊仅换其一,将加速其磨损。我国目前模和辊的耗量约为1:2,应舍辊保模。
压辊与环模间应保持一定间隙,一般为0.1—0.3mm,压制草粉时可加大到0.5mm,压粒间隙过大会影响制粒机的生产率,甚至完全压不出颗粒;间隙过小会加速压辊与压模之间的磨损,减少使用寿命。通过调节压辊偏心机构,可以得到大小不同的模辊间隙。